近日,在重慶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的跨境電商倉庫里,一個個包裹正有序地被掃碼、堆放。“有了跨境電商退貨倉后,消費者退貨更加方便了,企業也可以將符合條件的商品清關完稅進行二次銷售。”唯品會重慶倉關務人員王波說。
王波口中的“退貨倉”就是海關總署日前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的一項跨境電商領域便利舉措,而這項舉措,已經在重慶兩路寸灘綜保區先行先試一年整,為企業節省了成本,也為消費者消除退貨后顧之憂,提升了消費者購物體驗。
據了解,在當前普遍實行“7天無理由退貨”的國內電商行業環境下,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的“退貨難”問題一直是困擾企業的一個瓶頸。部分沒有能力區外單獨設立倉庫的中小企業,商品無法退回原特殊監管區,面臨著一定的貨款和稅金損失。
兩路寸灘海關積極回應群眾和企業訴求,按照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要求,率先在兩路寸灘綜保區設立西南地區首個區內退貨中心倉,允許企業將原本設在特殊監管區外的退貨倉庫遷至區內,企業可自主選擇退貨模式、確定退貨頻次以及申報調整庫存,在區內即可完成退貨商品理貨、分揀、清關,對殘次商品進行銷毀處理,質量符合2次銷售標準的商品提交退貨申請當日即可實現重新上架銷售,成功打通了跨境電商退貨渠道。試點退貨中心倉運營一年來,已累計驗放退貨入區包裹16.7萬個、貨值1818萬余元,還為企業返還稅金近200萬元。
負責菜鳥(天貓)物流運營的重慶港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莊挺說:“我們平均每月退貨包裹近8000個。退貨中心倉的建立,讓我們在節約倉儲、人工成本方面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這一政策也切實保障了消費者退貨權益,讓‘跨境購’與‘國內購’保持了同樣的體驗。”
除了企業反響良好,退貨流程優化、海關監管鏈條的延伸,也利于對跨境電商商品的規范監管。兩路寸灘海關跨境電商科科長郭麥萍介紹:“兩路寸灘綜保區跨境電商退貨業務發展迅速,退貨包裹量從退貨中心倉落地初期的月均3000多個增至目前月均12000多個。我們結合企業退貨商品流程監控體系,也注重風險研判和管控,采取卡口登記便捷入區方式,實現物流監控、實物抽查和庫存管理的閉環管理,有效防范偽報瞞報和混裝入區等業務風險,不斷規范跨境電商健康有序發展。” (孟紫燕/文)
“旺旺”里面裝“蝦片”?4千克炮甲珠走私入境被海關查獲深圳海關“雙打”打出實效打出聲勢打造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大連海關高效服務第14屆中國國際啤酒節上海進口豬蹄關稅多少胡玉敏主持召開海關查辦腐敗案件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動員部署會議紙漿進口報關有哪些重要的單證資料?澳大利亞進口奶粉報關到國內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