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跟往常一樣,早晨8點30分,張翔換好制服,跟前一個班的同事交接好工作,便開始了自己24小時的上班工作。“現在開始,一場‘戰斗’就要打響啦!”張翔開玩笑說。
作為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區的海關卡口關員,張翔已經算是“老資格”了。“加工區卡口的一線關員,基本上算是我們松江海關平均年齡最小的了。”張翔說,來到一線卡口的年輕關員,有剛踏出大學校門的高材生,也有剛剛轉業回來的子弟兵,自己作為一名在卡口待了4年的海關關員,儼然不是“小同志”了。“在這里我算不上‘青年’。”張翔笑著說。
2012年從部隊轉業回來,張翔就一直在松江出口加工區的海關卡口崗位工作。加封拆封,放進放出,驗貨敲章……每天,他都要重復完成這些枯燥的工作,加上卡口工作要翻班,整日空氣中又充斥著集卡的尾氣與轟鳴聲,所以一直以來,卡口都是大家眼中比較辛苦的崗位。“這里其實相當于海關工作的‘前線’吧,要說工作不辛苦也是假的。但是,既然在這個崗位上一天,那就要盡心去做好。”張翔說。
“今天一會兒就要去電商的監管點。”每年“雙十一”,既是我們“拼手速”下單商品的時候,也是這些年輕關員“搶速度”驗放商品的時候。每一下的輕點鼠標,背后都有著卡口關員的崗位堅守。
2015年11月,天貓國際正式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區設點運營,作為海關特殊區域內上海第一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中心,如何有效監管是這些一線年輕關員們面臨的難題。作為新鮮事物,沒有明確規章可循,海淘商品涉及品類繁雜,且多為外文商標,“雙十一”又迫在眉睫,如果不能保證通關速度,不僅會給企業造成損失,還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時間緊,任務重,根本沒有適應期。張翔和他的小伙伴們臨危受命,一面學習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條例,一面協調規劃“雙十一”行車專線和停車區,保障貨運路線暢通。同時,調整排班表,抽調關員駐扎天貓監管點,現場實查實放。卡口關員24小時在崗,配合監管點驗核單證。整個“雙十一”期間,加班成了常態,張翔他們甚至連續在崗72小時。
“作為新鮮事物,海淘商品畢竟和加工區以前進出的貨物大不相同。”張翔說,為了盡快解決海淘商品查驗的難題,除了借助外文字典和網絡,他和一線的小伙伴們還會主動把每天在工作中碰到的問題、查到的新物品和總結的心得放進微信群。“大家互相交流,從無到有,逐漸探索出一套新的查驗方法。”
“去年‘雙十一’的繁忙好像還沒退凈,今年的‘雙十一’又已經在眼前啦。”不過不同于去年,今年的他們既有去年的經驗,又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從9月下旬起,光動員會和碰頭會就開了好幾次,對新系統也多次做了測試。”張翔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這么大的量,人手又緊張。”
11日一早,張翔就要把他的工作交接給下一班同事了。談及在這里工作的初衷,張翔說:“沒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吧。也許只是年輕人固有的激情,和我們心中做人做事的底線。”
(陳君言、馮一航/文)
出境游帶回鱷魚標本被查隨報關單向海關遞交的五單據抽樣檢驗的基本知識(一)查獲羚羊角拱北海關快速驗放澳門輕軌建設用超寬鋼構建材金陵海關通過“互聯網+”核查助力聯網企業盤點進口二手印刷機報關清關流程廣州白云機場進口報關選擇哪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