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創新打造“會展扶貧”新模式,多舉措助力優質扶貧產品開拓國際市場。據統計,截至12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510家參展企業通過廣州農業博覽會等展會平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達成合作意向61份,同比增長52.5%,意向商品主要涉及果蔬、糧油作物等農產品。
“海關組織宣講會,旨在為企業在農產品進出口和安全監管等方面提供更明晰、更精準的政策指導,幫助參展企業和廣交會、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廣州世界農業博覽會等大型展會的展覽方搭建長期、高效的合作平臺,助力更多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國門,打響品牌。”廣州海關所屬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副關長鄧強在廣州海關主辦的進出口食品出入境政策宣講會上說。
聽完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專家詳細講解海關農產品進出口監管相關政策和辦理流程,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中洲農會)董事長袁野懸著的心慢慢落地了。
中洲農會作為廣州首家“全國扶貧農產品展銷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將貴州、四川、云南、甘肅等西部12省的干果、茶葉、食品食材等“山貨”在廣東地區乃至全國進行推廣銷售。“我們以前的市場重心在內地,今年計劃拓展至香港、澳門,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希望我們國家的優質扶貧農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打響品牌。”袁野說。
了解到中洲農會的這一需求后,廣州會展中心海關立即組織業務專家到中洲農會和轄區其余24家食品貿易企業調研,一方面結合企業有出口意愿和對相關海關監管規定和具體程序了解不夠等實際情況,提供政策支持,就企業關注的農產品出口檢疫審批、備案、風險監測等問題一對一答疑;同時搭建企業與廣交會等大型展會的合作平臺,推動西部扶貧地區商品在展會上銷售,進一步拓寬展品知名度和銷售渠道,從而將精準脫貧落在實處。
海關還發揮職能優勢,優化“會展e通”信息化系統,指導參展企業“零跑動”線上辦理業務;在現場設立綠色通道和服務專窗,專人跟進扶貧農產品便利通關工作;優化調整出口肉類、水產品、供港澳蔬菜等監管要求,根據不同出口農產品種類允許企業免于提供產品自檢報告、加工原料供貨證明等報關資料,進一步簡化企業備案和報關手續,節省企業成本、提升通關效率。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海關推出‘平臺搭建、政策支持、通關便利’組合拳,創新打造‘會展扶貧’新模式,希望結合海關職能和會展業務特色優勢,推動消費扶貧、精準扶貧等措施落到實處。”鄧強說。(關悅/文)
企業上海報關行進出口報關的主要類型有幾種?2011年寧波空港進出境人數突破50萬大關這就是你需要進口報關公司的理由!高欄海關支持中國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國門什么是TACT?TACT運價詳細介紹(二)韓國液袋產品包裝機進口廣州南沙新港清關濱海新區去年新增外貿企業400余家海關優化服務便利企業注冊進口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報關需要哪些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