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上9時,威海港集裝箱查驗服務中心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海關關員剛剛完成對當日最后一票出口貨物的查驗放行,隨后,裝載這批貨物的集裝箱被運送至碼頭裝船,于22日上午到達韓國。對韓“夕發朝至”的運輸速度已成為威海港響亮的名片。
這樣的繁忙一幕,只是威海港欣欣向榮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威海港在疫情之下首破“百萬標箱”大關,凸顯了威海港對韓精品港口地位,其背后也涌動著海關助力港口發展的澎湃動能。
從584到100萬
時針撥回到1990年,威海至韓國仁川國際客貨滾裝班輪航線開通,架起了中韓經貿交流的“海上金橋”,這一年也是威海港集裝箱運輸“元年”,當年完成箱量584標箱。30年的時間里,這一數字變成了100萬。自此,威海港躋身“百萬標箱港口”行列。
威海是我國距離韓國西海岸最近、對韓航線最密集的城市,威海到韓國海上僅需13個小時,航班“夕發朝至”。據統計,目前威海港擁有對韓客滾船航線2條,集裝箱航線4條。
躋身“百萬標箱”港口的背后,離不開威海海關助力威海港業務突破發展工作專班的努力。“我們充分發揮數據優勢,對威海口岸近年來貨物進出口情況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工作專班成員、威海海關駐海港辦事處物流監管科科長姜巍介紹,唯有效率才能吸引更多企業選擇威海港。
2020年,威海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21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1.8小時,口岸通關效率優勢明顯,吸引了大量異地企業選擇威海口岸。2020年,在威海口岸通關的貨物中,異地企業貨物占比達73.9%。
從“末梢”到“樞紐”
威海位于膠東半島最東段,這樣的“末梢”地位曾是制約港口發展的一大桎梏。
2019年8月,山東港口威海港與山東其他六市港口,搭乘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東風,各項業務全面發力,強勁發展。借助威海的地緣優勢,威海港“東西雙向互濟 陸海內外聯動”,港城聯動,服務威海,搶占發展新高地。
向東,立足對日韓區位優勢,精耕面向日韓的航班航線,助力威海“四港聯動”向深層次開展;向西,成功打通“銀川—威海”海鐵聯運通道,將日韓出海口,送到寧夏家門口;向南,承攬廣州、義烏等地的貨物經青威快線一天兩班的“海上巴士”迅速發往國外,“海運價格、空運速度”讓客戶時間成本減少近一半;向北,拓展集裝箱貨源地,探索遼東灣、渤海灣集裝箱在威海港進行中轉的新模式。
而在海關等部門支持下籌劃發展的“四港聯動”模式,依托威海海港、威海空港和韓國仁川海港、空港,通過高效物流模式的聯結發揮四港區位優勢,實現威海與仁川集貨、通關、運輸、分撥等國際物流運輸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四港如一港”的港區發展模式。對內輻射腹地,對外聯通國際,如今威海港真正實現了從“末梢”到“樞紐”的華麗轉變。
從粗放到精致
威海港雖小,卻擁有多種國家指定進口口岸及海運郵路、國際海運快件等多種進出口業務資質。每月,22條國際、國內航線,200多班次船舶在山東港口威海港穿梭忙碌,實現集裝箱、散雜貨、國際快件等各類貨物的快速運輸。
在威海港國際物流園內,頂置掃描、同屏比對、自動分揀使一個個進出境快遞包裹通過流水線魚貫而過,接受海關嚴密高效監管。面積1.8萬平方米,設有8條查驗流水線的國際物流園,是中國北方跨境電商出口量最大、查驗流水線最多、設備最先進的監管場所。
在青島海關聯網集中審像中心威海分中心,每天傍晚,海關關員對剛剛抵港的出口貨物進行機檢x光判圖,緩解因到貨較晚而產生的滯港甩貨風險,貨物到達威海后,實現即到即查、正常出口貨物當天放行,增強了外貿企業競爭力和港口競爭力。
威海港的發展目標,是到“十四五”末集裝箱突破300萬標箱,吞吐量達到5300萬噸。海關將持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保障威海港打造成為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國際精品強港。(張乃琦/文)
青島海關搗毀5個涉嫌走私固體廢物團伙RCEP實施首周 廣州海關關區超3000萬元出口貨物享惠粵西首票出口海外倉業務成功落地寧波海關查獲13萬件侵權傳動帶及附帶產品印度海運港口:莫拉達巴德(icd moradabad)港口廣東口岸首次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皺翅白點墨天牛全國海關多措并舉擴大豬肉等肉產品進口越南插秧機進口報關公司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