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銀川海關,人們總會問“寧夏既不沿邊又不靠海,為什么會有海關?海關每天在干什么?”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銀川海關,深入了解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的銀川海關現場業務處。
現場業務處是銀川海關基層一線窗口部門,是整個寧夏關區業務種類最多、業務量最大的基層現場,現有關員13人,其中女關員8人,平均年齡30歲,擔負著寧夏3000余家企業的進出口通關業務辦理和上億元的稅收征管、減免稅核批、加工貿易、進出口企業注冊等工作。
近幾年,雖然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但自治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不能放慢。如何幫助進出口企業降成本?如何促進全區外貿經濟穩增長?肩上這沉甸甸的“金鑰匙”讓她們倍感責任重大。現場業務處把服務開放寧夏建設的熱點和難點作為創崗工作與海關工作的“結合點”,全力以赴促發展,千方百計穩增長。
企業發展的訴求在哪里,哪里就有她們的身影。處里的“政策宣講小分隊”積極行動,主動深入神華寧煤、寶塔石化等重點進出口企業送政策上門,針對企業進口大宗商品定價周期長、單票貨值大、物流成本高等特點,為企業制訂適合的快速通關模式,并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口岸裝卸查驗等問題,縮短企業通關時間,為企業減少口岸倉儲費用每天達上萬元。
為了促進寧夏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銀川海關現場業務處關員們跑遍了全區所有的加工貿易企業,面對面講解業務,手把手規范管理,寧夏的加工貿易連續三年逆勢上揚。
寧夏地處內陸,如何縮短對外貿易交流往來的時空距離,是擺在海關人面前的現實課題。在絲綢之路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時,現場業務處一位副處長作為關區業務改革突擊隊的主要骨干,克服家里公公患癌癥晚期住院醫治和父親常年臥病在床的困難,遠赴青島參加集中工作,而她也是絲路沿線十個海關中唯一一名女隊長。她帶領同事們不分晝夜進行數據篩選和嚴格測試,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為寧夏打通了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網上通關高速路。而待集中工作結束趕回家時,她的親人已深度昏迷最終離世。在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復制推廣自貿區等多項改革任務中,女關員們主動靠前、勇挑重擔,放棄探親假、婚假,克服懷孕、孩子年幼等困難,默默無聞地奉獻著。經過持續不斷的深化改革和流程再造,現在寧夏的企業在自家就可以辦理報關、繳稅、貨物放行等所有手續,并且每個集裝箱減少物流費用800元。
辛勤汗水澆灌璀璨之花,通過“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創建工作,她們撐起關區業務“半邊天”。(姬璞/文)
“撒馬爾罕”不再遙遠 首票“中亞—義烏”鐵路轉關進口業務誕生化妝品如何進口報關_化妝品報關超詳細流程不定期海運船租船的流程(一)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以“智”提質賦能高質量發展——廣州海關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打造高效便捷通關環境沈陽、大連海關去年查獲知識產權侵權案120起烏海海關助力內蒙古本地葡萄葉罐頭首次出口堅守除夕夜 站好末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