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開始復制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以來,到今年11月,南京海關下屬蘇州海關已經全面推廣了包括境內外維修、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集中匯總納稅等各項創新制度,讓進出口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集中納稅”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10月30日,康碩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在蘇州海關成功申報了4票集中匯總征稅報關單,涉及貨值約16萬美元。康碩電子華中營運中心經理陳禮慶說:“我們現在每個月向海關集中交一次稅,這樣就盤活了企業資金。”匯總征稅改變了以往“逐票審核、先稅后放”的征管模式。企業在進口貨物通過關時,憑借商業銀行出具的保函,進出口貨物稅款無需“逐單支付”,而是先提貨,再按月“合并支付”。
集中納稅匯總征稅政策實施前,每票進口貨物均需在規定時間內逐票納稅后提取,企業每周需預測下周的待繳稅款并安排資金周轉。改革后,在有效擔保的前提下,海關對企業在一段時期內多次進出口產生的稅款集中進行匯總計征,既簡化了納稅作業,又提高了通關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
陳禮慶介紹,11月份他們計劃用集中匯總納稅的方式進口約4000萬貨值的設備,預估稅金為800萬,企業可以選擇在次月底前5日繳稅,推遲了20日左右,大大減輕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壓力。目前,蘇州海關集中匯總納稅涉及稅收近1億元,及時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集中申報”讓1440家企業得實惠
蘇州大田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經理壽挺對“智能化卡口驗放”和“簡化無紙化通關隨附單證”體會更深。他告訴記筆者,自從開始實行“智能化卡口驗放”和“簡化無紙化通關隨附單證”制度以來,企業平均每輛車從駕駛員進卡口到報關單接單到最后放行,可節省1個小時,而作為一家物流企業,每天有超過50多輛車進出卡口,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物流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的制度讓仁寶信息技術(昆山)有限公司進口業務主管朱慧芳感覺輕松了許多。“原來是一票一票地報送,現在分送集報、自行運輸,基本上是一周一報或一月一報,不僅通關更加便利,而且還能節省90%的通關費用。”
目前,“批次進出、集中申報”通關模式已經覆蓋1440家企業,預計幫助企業每年節約152萬元成本,每份報關單減少通關時間1個小時。“智能化卡口驗放”已經使1622家企業受惠,每份報關單減少通關時間約半小時。“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受惠企業7051家,每年減少企業成本2萬-26萬元。“簡化無紙化通關隨附單證”,受惠企業7628家,每份報關單平均減少通關時間半小時。
境內外維修延伸企業生產“價值鏈”
近日,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首票境外維修業務,并辦理了出口手續。公司售后服務總監衛武賢說:“境內外維修幫助我們提升了產業鏈附加值,從制造到維修,另一方面服務的范圍擴大了,從中國到全球。”
克諾爾車輛設備(蘇州)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火車、地鐵和輕軌的制動系統。在中國,80%以上的高鐵及60%以上的地鐵使用克諾爾制動系統,同時公司目前國內的30%的銷售收入來自售后。而隨著公司開拓亞太市場,集團亞太地區的韓國、泰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客戶均提出了在蘇州工廠維修的需求。
“但在原有政策框架下,綜合保稅區外加工貿易企業開展全球維修業務面臨很多障礙。因此,大力支持與加工貿易相關的檢測維修、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成為海關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蘇州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備案一科科長杜春芳表示,針對企業的發展困難和實際情況,海關總署批準克諾爾公司開展境內外維修業務試點。現在公司設立境內外維修電子賬冊,意味著周邊國家市場的產品,無論原產地在哪兒,都可以在蘇州進行檢修。
維修是制造業務在產業鏈上的延伸,保稅維修是加工貿易的組成部分,海關以保稅維修的方式徹底破解了維修業務難題。杜春芳說:“現在企業進口時憑賬冊、裝箱單、發票等單證報關,待貨物維修完畢出口后,海關對賬冊進行核銷,這樣實行電子賬冊管理,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據悉,克諾爾公司來自亞太地區的維修訂單金額已經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
目前,在保稅區內的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也已開展境內外維修試點。自試點以來,已完成維修票數400票,涉及貨值約1067萬美元,更好的滿足了客戶服務需求。據統計,蘇州已有21家企業開展境內外維修試點,進一步延伸了企業生產加工的“價值鏈”。
蘇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做好上海自貿區各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的復制推廣工作,同時及時關注、跟進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的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力爭讓各種功能制度創新都可在蘇州地區各海關監管區域內實施,推動蘇州開放型經濟的跨越發展。(孫興/文)
肩背手提160只活龜入境被海關截獲深圳海關查獲人身綁藏手機近兩百部日照海關運用“智能穿戴”提升智慧監管水平賦能優勢產業 讓世界愛上中國面上海設備進口報關需要注意5個要點海關助力中歐班列威海開行光學鏡片進口清關代理需注意的事項以及流程天津海關查獲假冒“LV”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