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利用外資的重要方式,也是對外貿易穩定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值,一度占到進出口總值的半壁江山。近年來,隨著加工貿易加速轉型升級,海關加工貿易監管業務也不斷改革創新,經歷了從有紙到無紙、從復雜到簡約、從單一業態到多點開花的變化。
申鵬是煙臺海關駐八角辦事處保稅監管一科副科長,2012年起在加工貿易監管崗位工作,至今已有10年。時過境遷,他從一個業務“小白”成長為了行家里手,也見證了10年間海關加工貿易監管領域改革創新的風雨歷程。
“2012年的時候,海關加工貿易業務辦理窗口總是人聲鼎沸,經常可以看到報關員抱著核銷手冊所需要的平衡表、單耗表、內銷聯系單等紙質單據來回跑。”申鵬說,由于需要審核關員逐條核對,有時一本手冊的核銷需要十幾天才能完成。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島海關在2015年推行加工貿易無紙化改革,手冊核銷由“紙面+電子”審核方式轉變為“純電子”審核作業模式,把曾經的一摞摞單據變成了系統中的一條條數據。
數據多跑腿、企業少跑路。鼠標輕輕一點,企業數據就上傳到了系統中,企業人員再也不用搬著成箱的單據奔波于海關、企業之間了,備案、核銷工作也縮短到了五個工作日內。
“當時,我們的賬冊料件有900多項,每期報核材料僅報關單就有幾千份,需要拿小推車搬運,夏天更是汗流浹背。”時任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尉春濤說,現在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就能完成報核,既省紙、又省力,效率成倍提高。
經過這次改革,原本人流熙攘的加工貿易業務大廳也逐漸安靜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簡短的電話溝通和鼠標鍵盤的持續敲擊聲,無紙化讓加工貿易業務辦理變得簡單、輕松。
2020年開始實施的海關總署關于精簡和規范作業手續、促進加工貿易便利化的公告,從手冊設立、賬冊設立、外發加工、余料結轉、深加工結轉、內銷征稅等方面取消了5項申報手續,免除1項保證金征收,力度之大讓企業大呼過癮。
“公告發布后,企業報關人員都議論紛紛,似乎還不太相信,幸福來得這么突然。”申鵬回憶說,改革不僅讓工作變得更加簡捷、順暢,效率也有了大幅提高。
此外,隨著金關二期加工貿易系統的上線應用,企業只需登錄“單一窗口”,就能一鍵完成備案、變更、核銷工作。
“改革后,我們的工作壓力小了很多,原本需要花費三、四天才能完成的加工貿易備案和核銷業務,現在基本都能當日辦結。”煙臺郎越國際物流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業務員鄒淑娜說。
十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加工貿易逐步從價格競爭、數量擴張和速度追求向量質并舉、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方向轉變,隨之出境加工、企業集團、保稅維修等新型加工貿易業態不斷涌現,海關監管作業模式也在同步創新發展。
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目前已在全國海關范圍推廣。這一政策允許保稅料件、不作價設備在成員企業間流轉,允許料件串換,允許料件成員企業之間自助存放等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給集團型企業帶來了更大便利。煙臺海關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先后有3個集團、15家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現在,我們的保稅料件可以在集團內隨意調撥使用,閑置的不作價設備也能及時調配到產能不足的子公司,整個集團的運轉也更加順暢。”龍大集團企業進口部部長曲銘順表示,據測算依托這一改革每年可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約60萬元。
2021年,煙臺海關設立青島海關轄區首本“出境加工”手冊;2022年,山東省首筆游戲機“全球維修”業務落地煙臺綜合保稅區。隨著新型加工貿易業態的不斷興起,液晶顯示、集成電路、海工裝備、生物醫藥等高精尖行業多點開花,加工貿易創新升級持續為外貿保穩提質注入新動能。
發揮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優勢,加工貿易內生動力正在不斷加強。海關將繼續助力加工貿易業務在開放與發展道路上迭代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滕菊東、王頂/文)
天津、石家莊兩海關簽署《合作備忘錄》 加強通關協作寧波海關查獲500余噸國家禁止進口的廢聚酯瓶片紙張東莞進口清關流程與時效寧波海關深挖“案中案” 破獲一起化妝品走私大案海運貨物監管步驟(一)油漆涂料如何辦理出口報關和運輸手續白俄羅斯干酪進口報關的要求_干酪進口準入臺灣物流貨運公司做進口報關請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