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塔城巴克圖口岸新疆永盛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倉庫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新鮮的果蔬從冷鮮庫中搬到海關監管車上。在這些車的車窗上都貼有一張由中哈雙方認證的農產品“綠色通道”的標識,憑著這個標志,這些滿載農產品的車輛將在中哈巴克圖—巴克特口岸享受快捷的通關。據統計,自去年12月23日中哈巴克圖—巴克特口岸開啟農產品“綠色通道”以來,截至2月23日,巴克圖口岸進出口農產品12795噸,其中出口農產品9639噸,進口農產品3156噸。
塔城海關關長潘鋒介紹,中哈農產品“綠色通道”開通以來,為中哈兩國農產品貿易提供更快的通關,很多內地企業前來口岸尋找商機,口岸農產品進出口品種也進一步豐富。
據悉,為確保農產品“綠色通道”順利運行,塔城海關著重在提高海關通關效率上加大了服務力度,在報關大廳設置了“農產品專用報關窗口”,優先辦理農產品出口的接單、放行等報關手續。特別是對符合條件的出口產品建立了從存放、裝卸、運輸到出境等環節的“快捷通道”,實施“門對門”服務,對出口鮮活農產品企業提出申請的,海關、檢驗檢疫機構聯合派員在裝運現場實施查驗。同時,為縮短貯存鮮活農產品時間,防止多次裝卸造成損害,企業可實施先裝車后申報或邊申報邊查驗的通關方式,海關根據企業申請可延長工作時間,讓貨物在最短的時間內辦理通關手續。目前巴克圖口岸出口的農產品均采用了“低風險快速放行”模式,通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據塔城海關統計,該關農產品出口平均通關時間為0.2小時,進口平均通關時間3.7小時,均低于烏魯木齊關區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
中哈農產品“綠色通道”的利好,推進了農九師中業公司、塔城萬和公司、塔城永利商貿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哈方簽訂農產品進口協議,今年簽訂了共計2.5萬噸左右農產品進口協議。還有相關企業正辦理10萬噸的進口小麥的配額許可證,將陸續從巴克圖口岸進口,有企業正在調研中哈市場準備進口哈方魚類產品。種種跡象表明,農產品“綠色通道”正逐漸成為中哈農產品貿易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新疆口岸所帶來的示范和集聚效應必將為中哈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段玉蓮 焦亮/文)
非洲國家海關“瀕危動植物及毒品海關監管”培訓班在南京海關開展現場教學杭州海關截獲帶蟲害疑似瀕危野生石斛連夜裝運 長沙海關保障生鮮產品持續穩定供港ECFA邁出第三步 企業喜收“紅包”越南海運到深圳蛇口港需要多長時間?海關總署解讀如何申請退稅(三)“廈門—臺北”海運快件運力大增深圳灣海關查獲進境空車司機違規攜帶鉆石13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