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時報》報道 9月3日,上海洋山港。一艘裝載著重慶國際復合材料公司的20噸出口貨物的海船離開港口,開往目的地法國。而早在這批貨物離開上海的前10天,這批貨物已經算作貨物出口了,而貨物的主人——重慶國際復合材料公司,已經開始申領出口退稅。
“退稅時間比以前提前了17天”,鄧四保這樣說,鄧是負責辦理出口退稅的重慶國際復合材料公司的關務經理,在他看來,這多出的17天直接帶給企業的就是真金白銀。
而在外經委副主任何為眼中,重慶保稅港區,讓重慶海岸正由夢想變成現實。
4200家渝企受惠
8月23日,這批出口法國的貨物一進入到保稅港區的當天,鄧四保便拿到了由重慶海關簽發的出口退稅核銷聯。
“憑退稅核銷聯,我就可以去國稅和央行重慶營管部辦理退稅了”。鄧說,而這在以前,至少需要等上17天,這看上去普通的17天,給鄧四保所在的公司節約大量的資金時間成本。
國際復合材料公司的受益只是未來4200家渝企乃至更多中西部出口企業的一個縮影。
重慶海關表示,從鄧的貨物進駐開始,就標志著重慶保稅港區進入了實質性運作,深處內陸的重慶,真正意義上與沿海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雖然重慶保稅港區地處內陸,距離上海2300余公里,但由于采取了內陸保稅港區特有的“預結關+轉關”通關模式,出口貨物入區即視同離境,退稅時間至少提前半個月,大大減輕了企業的物流倉儲成本和資金周轉壓力。
“數千家重慶企業將像復合材料一樣,從保稅港區的實質性運作中受益。”市外經委副主任何為表示,重慶具有出口資質的企業有4200多家,涉及的相關人群超過百萬。
聚集效應顯現:市外企業來渝借道。
“重慶有海,這不再是一個夢想,而是成為現實。”在何為看來,這一西部獨一無二的海岸線,也讓重慶搶占了整個中西部內陸開放的制高點。
據重慶海關透露,從重慶國際復合材料的貨物“出關”以來,短短幾天時間,已有7批來自四川等地的市外企業的貨物來渝申請“通關”。
其中最先從保稅港區出關的市外企業是四川自貢的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貨物為焊條,重量高達84噸。
“保稅港區將成為巨大的吸金器,吸引市外出口企業入渝借道。”市外經貿委人士認為,作為國內第一個內陸保稅港區,其可以輻射周邊6省20多座城市的進出口貿易,預計出口加工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保稅倉儲、物流產值超過5000億元,有望成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窗口。
首航!珠海機場迎來國際公務機國際郵包“坐著‘蘇滿歐’”去歐洲上海進口牛肉報關公司上海西北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合肥海關外貿“翻番”變化大青島海關今年關稅保證保險擔保金額160多億元出料加工貨物通關手續流程“望、聞、問、切”、三大法寶——海關關員審價有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