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途經新疆的中歐班列呈“井噴式”增長,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去年全年共計監管中歐班列4386列,今年1-10月,烏魯木齊海關共計監管中歐班列5743列,較去年同比增長53.68%,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創歷史新高。據了解,經阿拉山口口岸開行的中歐班列已由去年的10條增加至14條,開行頻次也從日均6-7列增加到現在的日均9列。
這些中歐班列包含“渝新歐”“鄭新歐”等16條線路,其中出境班列主要來自連云港、鄭州、成都、重慶等城市;入境班列主要來自德國、波蘭、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通過中歐班列出入境的貨物種類正在不斷增多,從最初的電子產品、日用百貨擴展到機械制品、化工產品、食品、冷鏈、小商品等200多個品類,其中不少是本地產品。產自新疆的番茄醬也搭乘中歐班列,遠赴意大利,擺上歐洲人的餐桌。如今,回程貨物滿載率也穩步上升,已由2014年的9.1%提高到現在的73%。“中歐班列+跨境電商”開啟國際貿易運輸新模式,“菜鳥號”“京東號”“順豐號”等電商專列相繼出現,中歐班列在跨境貿易中的綜合效能逐漸凸顯。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聯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鄭巍國說:“每年經我們申報、查驗,由中歐班列運載發往國外的番茄醬至少有5萬噸,烏魯木齊海關創新的監管新模式大大節省了我們企業的運輸成本,用時也少,今天來辦理手續,明天就能放行。”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歐班列,烏魯木齊海關對通關環節進行了多輪優化,開辟了中歐班列“綠色通道”,在口岸,海關強化與鐵路部門配合,為中歐班列提供“全程優先”的通關方案,實行“白+黑”輪轉作業模式,工作時間優先驗放、非工作時間預約驗放、夜間隨到隨放,確保中歐班列通關24小時不斷檔,365天不停歇。目前,中歐班列通關時間實現14小時以內。
此外,烏魯木齊海關積極推動中歐班列創新發展,中歐班列在新疆集拼集運業務完成去返程雙向實單測試并落地實施, “渝新歐”“鄭新歐”等班列運郵得以促成。研究制定“海關e物流”方案,將海關對班列的監管單元由“列”變為“節”,以此實現班列集結、貨物集拼、空箱換重箱、內外貿貨物同車運輸等通關便利化措施有效整合了中歐班列空箱倉位資源,達到全面提升裝載量,降低運行成本目的。6月1日正式恢復烏魯木齊海關關區內鐵路轉關業務,班列發運速度由原來的12小時提高到8小時,全力保障了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高效發運。
借助“一帶一路”東風,新疆已由東聯西出“通道”變為國際物流樞紐節點,形成產業集聚、物流集散的發展新格局。烏魯木齊海關將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化監管模式,助力“中歐班列”在新疆的大地上奔跑再提速。
(楊逸萌/文)
廣東海鮮港口和機場清關一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大連海關實施創新驅動 全力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江門海關首份企業自助打印原產地證書簽發首都機場海關緊急救助突發疾病旅客進口茶葉報關前記得準備好這些資料!東莞跨境電商商品開展“跨部門一次性聯合檢查”塑料制品出口香港貨運流程南沙海關一季度查獲侵權貨物22萬件